[育兒]生長痛?(3Y8M)

2011030908:58

大約從去年八月多開始,

小豬仔三兩天就喊腳酸腳痛的~~

按他的腿也沒特定痛點,

有時大腿有時小腿,有時又說是腳踝或膝蓋,

真是摸不著頭緒,

偶爾還會半夜痛醒哇哇叫!

小豬還形容是:從裡面酸出來的感覺。。。

 

但是痛的時間都不長,只會突然痛過之後又恢復正常~~

小茄子醫生說這時期有可能會出現生長痛是正常的,

每個小孩發生生長痛的年紀也沒有特定,大概都是2-9歲比較常見。

 

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生長痛,

大約是小學的時候才有的,從骨頭裡酸痛出來,

也斷斷續續好幾年才結束。

 

生長痛耶~應該是值得開心的事情!

小豬又長大了些耶!!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

生長痛的真正機轉,至今未明,只能說可能在關節活動性大、運動量大、容易肌肉疲勞,或因創傷、心理情緒原因,甚至對一些食物過敏的小朋友,比較容易發生,所以生長痛又稱為「兒童時期良性肢體疼痛」。

 生長痛的部位以下肢,尤其是大腿前側、小腿肚或膝蓋後方最容易發生,少數人則痛在雙側手臂或腹股溝附近。

 生長痛的痛處常是雙側性的,而且多半在肌肉軟組織比較深部的地方,如果是關節或骨頭的痛,那機會就不大了。

 生長痛通常是在下午或傍晚發生,有的小朋友則是在半夜痛醒而嚎啕大哭,可能會持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。此時,父母應該好言安慰,並可在局部給予熱敷及按摩,萬一真的很痛,只好服用止痛藥來緩解。

 依據中醫觀點「腎為先天之本,脾為後天之本」,而小孩成長過程的障礙,不外乎先天不足、後天失調,而且中醫強調腎主骨,肝主筋,脾主肌肉,所以治療筋骨的痠痛常需調養肝腎,治療肌肉的痠痛常要調理脾胃。例如體力差、常流汗、容易感冒、胃口差、大便拉稀、睡覺常流口水的,屬脾胃虛弱,應以六君子湯或參苓白朮散來加減。

 又如常頭暈、腰膝痠軟、筋骨易扭傷、長不高的,屬肝腎不足,應以六味地黃丸或獨活寄生湯來加減。

由於生長痛常在夜裡發生,中醫認為夜間入陰屬寒,故體質偏寒者可加入川烏、桂枝等藥來溫經散寒止痛,而且夜晚血液循環欠佳,可能有瘀,故可酌加丹參、川七等藥祛瘀止痛。

 總之,只要治療得當,不僅可以緩解生長痛,還能促進成長發育,豈非一舉兩得!



補充:

  生長痛是大家熟悉的名詞,但對於其病因、症狀、治療,卻未必弄得清楚。一知半解的結果,使得父母對於小朋友的「痛」,不是緊張過度,就是過於輕忽,延誤治療。

 生長痛必須是找不到其它可能病因之後,才能下這樣的診斷。所以,身為父母的要注意,最近小朋友是否有跌倒撞傷?若有,則疼痛可能是肌肉拉傷或關節扭傷;是否有發燒或局部紅腫?那可能是骨髓炎、化膿性關節炎、蜂窩性組織炎;是否有體重異常減輕?臉色蒼白,老是疲倦?那要懷疑血友病、白血病或其他腫瘤。

 此外,有的小孩是心理障礙,裝病不想上學。如果以上的原因都不是,檢查也查不出毛病,才可以診斷為生長痛。

 大約十五%的小孩會有生長痛。生長痛雖是伴隨成長而來的痛,但卻未必是成長過快所造成的,因為最常出現生長痛的年齡是三到五歲及八到十二歲之間,這並不是人體線性生長快速的時期。